《山海经》中的山魈不是传说,我国即将引进,珍惜程度和熊猫相当
《山海经》中的山魈不是传说,我国即将引进,珍惜程度和熊猫相当
审核:小文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在将近一个战争时代的压抑下,人们知道了和平的重要性,于是和平与发展迅速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抓紧机遇发展,很快世界上便形成了 “一超多强”的局面了。友好往来、平等交流、互相尊重,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方式。
在古代,各国之间的交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和亲、商业贸易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丝绸之路的建设了,至今为止依然影响巨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动物也成为了“外交大使”。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动物,是我国具备象征性的动物。近年来,熊猫外交成为了关注度极高的事件。前不久,日本提出希望能跟我国租借9头熊猫,每头熊猫的租借价格是600万美元一年,幼年熊猫是300万一年,3年内会将熊猫送回国内。另外,日本还会派出战斗机护航,对熊猫的重视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中央政府还曾送了两只熊猫给宝岛台湾,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团团”与“圆圆”,寓意着希望两地可以早日实现统一。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人民的齐心协力下,新中国发展得极快,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都想与我国建交,其中一部分国家想跟我们租借熊猫。我国对于熊猫外交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担心国宝在国外会受到“欺负”,对交往国家会有很严格的审核。
当然,我们国家有“熊猫”外交策略,其他国家也有他们的国宝,同样能够实施动物外交,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发生在我国的动物外交,看看来我国充当“外交大使”的是何种生物。
相信大家都在电视或图片中看过一种脸上有着五颜六色斑痕的猴子,这是天生的模样,绝对不是人为用颜料涂画上去的,这种猴子名为山魈。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看不到这种猴子,就连国家级的动物园也没有,那是因为它们大多居住在非洲地区,那是它们的原生地。你们千万不要失望,因为很快你们就能在国内看见这种生物了。
根据《重庆晚报》报道,一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山魈通过航班已经抵达我国重庆,重庆海关人员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工作后,将之护送至重庆市动物园指定隔离检疫场,只要再度过30天的隔离检疫期,它就能够正式与国人们见面了。
当你听到山魈这个名字时,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因为我国古代许多书籍早已对这种生物进行过描述记载,比如《山海经》。《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的,南方有一种生物“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既然如此是否说明古人曾经亲眼见过山魈呢?这一点无法考究确定,可能只是见过相似的生物,刚好它的样子和山魈又存在相似之处。毕竟非洲地区距离我国比较远,动物想越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山魈是一种长相奇特的生物,在夜间看见它的话可能会被吓得不轻。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种生物居然被猎人盯上了,遭到了大肆捕杀,目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山魈了,非洲某些国家直接将之列为濒危物种。所以说,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可掉以轻心。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