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剧情

​二战纳粹有多疯狂?强占数万金发碧眼美女,只为打造“超级人种”

点击: 来源:百分剧情
摘要:二战纳粹有多疯狂?强占数万金发碧眼美女,只为打造“超级人种” 提起纳粹德军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除了建造集中营肆意残害犹太民众之外,丧心病狂的生命之源计划也是国际社

二战纳粹有多疯狂?强占数万金发碧眼美女,只为打造“超级人种”

提起纳粹德军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除了建造集中营肆意残害犹太民众之外,丧心病狂的生命之源计划也是国际社会重点抨击的对象。生命之源计划名义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一场疯狂至极的生育实验,作为纳粹德军最高指挥长官的希特勒希望能培养出一批血统纯正的日耳曼战士,于是掳掠了大量金发碧眼的欧洲女性,强迫她们做自己的实验对象。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纳粹德国的秘密基地里,足足关押有450万的欧洲女性,但令人疑惑的是,这其中竟然有一部分德国女性是自愿前来的。这是怎么回事?是希特勒的演讲宣传能力太过于强大,还是这些女性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个所谓的“生命之源计划”,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

视频链接:二战德国有多疯狂?强占数万金发碧眼美女,只为打造“超级人种”

生育农场中的年轻女性

生命之源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对无辜的犹太民众痛下杀手,理由相当任性,因为他们认为人的种族是分三六九等的,犹太民族处于最底层,需要淘汰,他们德国的雅利安民族则是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最优人种。这种所谓的种族优劣说法当然是不正确的,每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外貌特征不同只是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但可惜的是,小胡子元帅希特勒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他不仅自己信,还将这种理念灌输给整个纳粹德军,掀起一股狂热的种族迷恋。

二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而打仗需要充足的兵力,所以小胡子元帅积极鼓励生育,但单单鼓励生育还不够,他希望之后出生的婴儿可以是血统最纯正的、潜力最大的,于是疯狂的生命之源计划应运而生。这个计划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化,简单是因为纳粹德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创造出血统最为纯净的新生儿,对人种进行优化,因为觉得他们自己就是世界上的最优人种,于是选定雅利安民族进行实验,最终目标就是让德国人赢得战争,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统治世界。为什么说复杂?这是因为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验和尝试,纳粹德军找来几百万金发碧眼的欧洲女性,这些女性个个貌美如花,身形完美,智商超群,本来是有着极其美好的前途,但此时此刻只能在纳粹德军的“秘密花园”里沦为生育机器。

希特勒

纳粹德国在这个计划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先是挑选出合格的女性,硬性要求就是蓝色眼睛、金色头发的雅利安人,然后强迫她们怀孕,之后再将她们带到“生命之源家园”。事实上生命之源家园这边待遇是不错的,这些怀孕的女性会享受到最优质的产前待遇,能够证明其纯正雅利安血统并生育后代的年轻妇女将得到奖励,她们生育的孩子也会得到精心的照顾,所有的服务项目都是免费的,吃穿不愁。听起来是不是还不错?但这些只是表面情况,二战进行到后期,纳粹德军愈发疯狂,原先的女性都是自愿成为实验对象,后来的女孩子都是被强行掳掠而来,有的还不到年龄,有的已经成家,自己有丈夫有孩子。

但纳粹可不会管这些,他们需要一条流水线式造人的生产线,这些金发碧眼的欧洲女性就是生产线上的员工,开始时工厂效益很好,员工待遇也不错,但后来纳粹德军逐渐在战场上落于下风,所以生命之源计划也朝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脱缰而去。而且对于女性来说,这种不间断的生育方式对身体伤害极大,再加上孩子出生之后都会被立刻送走,这对于母亲和新生儿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工作人员在照顾新生婴儿

到二战中后期,德国人觉得生孩子太慢,决定采取一些直接一点的方式,寻找一些现成的“超级儿童”。从1939年开始,纳粹德军从欧洲各国绑架来数千名被视为“雅利安人”的儿童,不管他们来自于哪里,之前是什么身份,全部都进行统一的身体检查,合格的培养成战士,不合格的则送往集中营“销毁”。

计划施行的背景

这个所谓的生命之源计划,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种族至上的人口管理方式,虽然说这个计划是纳粹德军疯狂构想的产物,但势必也和当时德国的社会情况挂钩,不然在计划施行初期不会有那么多德国女性自愿参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面临着非常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希特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法律法规,最终推行了丧心病狂的“生命之源”计划。

纳粹德军

探寻二战之前的欧洲历史,德国所占的篇幅并不少,地位也不低,也有过人口繁盛的发达时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让德国失去了太多的青壮年,人口总数也出现跌落,生育率持续下跌,在1933年甚至跌到了0.71%,这还不到十九世纪末德国人口净生育率的一半。一战刚结束那几年,德国全国的新生儿数量最多时只有一百万,这可是愁坏了国家的最高领导。

德国的人口危机问题越来越严重,青壮年都折损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一下子多出二百万未婚女性和六十余万战争寡妇,国家的生育力量并不充沛。而且身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的社会经济在战争中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英法等战胜国还要求德国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相当于当时的330亿美元。本身就没多少钱,身上还背负着巨额债务,所以大多数德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都十分窘迫,他们不想生儿育女,毕竟养孩子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再加上当时德国人的观念普遍都比较传统,只想要一到两个孩子,这些都是导致德国新生儿数量一年比一年少的重要原因。

一战后混乱的德国街头

最糟糕的是,因为德国经济不景气,所以普通家庭的育婴成本严重不足,这也就意味着新生儿无法得到精心照顾,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夭折的概率大大提升。德国陷入恶性循环,老百姓不想生孩子,即便是生了,孩子也是身体不好寿命不长,所以整个德国的人口总数持续走低。希特勒等纳粹分子上台后,迫切地期望改变这种情况,他们不甘心德国就此被打倒,希望能够恢复国家的强国地位,所以积极推动国内发展,鼓励开战。要实现国家发展,要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充足的人口是必不可缺的,所以希特勒等人开始策划新的人口政策,希望借此提高德国的生育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社会上出现一种“优生”理论,最初的理念是从身体状况和受教育情况方面挑选优秀父母,用先进的科学手段保证孕妇和婴儿的健康,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变成一种变相的种族理论,不少人借此宣传只有优秀的种族才有繁衍的资格。这种无视个人权益的说法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英美等国家纷纷提出抵制,但希特勒却表示这个说法正合我意,他将优生理论引进德国,利用自己在演讲方面的才能广泛宣传推广,德国民众早就被他哄得团团转,不仅欣然接受,还建立诸多以推行优生为目的的社团。其中有一个名叫希姆莱的人很是狂热,他编造神话故事,说德国日耳曼人是从太空降临地球的“超级人种”,他们才是真正的世界主宰,也只有他们的子孙后代才值得繁衍。这种说法荒诞不经,却意外赢得了纳粹的追捧,也为后续的生命之源计划开了头。

希姆莱

在生命之源计划中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淡化,在出生之后由国家代为抚养。纳粹想的是培养合格的士兵,让他们免除亲情的牵绊,而且他们的父母都是挑选出来的“流水线工人”,并不需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到底去往何方。所以在生育基地里,每一个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就会被强制带走,他们父母的信息也会被严格保管起来,这就导致纳粹德国出现了一大批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的孩子。二战后期,眼看自己就要战败,纳粹德军为了掩盖罪行,将生命之源计划的有关资料进行焚毁,这些孩子的档案信息也在其中,他们都是无辜的新生儿,国际法庭自然不会判处他们有罪,但战后他们的处境肯定是最艰难的,因为疯狂的希特勒已经死去,没人会继续支付他们的生活费用,而他们也找不到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只能被迫成为孤儿,成为这场生育实验的无辜牺牲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