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的主要事迹简介:身家百亿比肩李嘉诚,把自己捐成了“穷人”
田家炳的主要事迹简介:身家百亿比肩李嘉诚,把自己捐成了“穷人”
中国慈善第一人,被称为“百校之王”的。你会想到谁,是陈光标,还是古天乐。
还有这么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田家炳,你是否记得他?你是否读过他捐赠的学校了?你是否知道“田家炳星”?
一生中,捐建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20所幼儿园、29所医院、1800多座图书馆、近130座桥梁道路。却没有一辆自己的私家车,去哪里,要么走路,要么坐地铁。
晚年,他以5折的价格卖掉了自己价值1.2亿的豪宅,兑现自己的诺言,全部捐出去建了20所学校,并和妻子搬进了租住的小公寓。
他的财富与李嘉诚相当。但他把自己捐成了“穷人”。
一双皮鞋穿了十年,一套西装穿了四十多年。一只电子表,破旧得吓人,把它放在口袋里只拿出来看看时间,连袜子都补好了再穿,穿了再补。
没有人能想象这样一个亿万富翁靠每月只有3000港元的生活费生活。在生活成本极高的香港,这样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贫困县的水平。
1919年,田家炳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里。当他十六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为了养家糊口,他放弃了学业,远赴越南、印尼走上经商之路。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正当他跻身印尼最富有的人之列时,时局动荡,让他一无所有。他从一个顶级富人变成了一个劳动者。
然而,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当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在香港发现了一个商机。
1958年举家迁往香港,他在香港屯门购买填海土地,引进大量先进机器,并开设工厂生产人造革。
十多年后,他已经成为了皮革大王。虽然名利双收,但少年辍学的经历,却成了他心中无法弥补的缺点。
田家炳想为那些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孩子们做点什么。1982年,他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田家炳基金会,开始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捐款。
他还把工厂交给子女打理,并规定子女每年必须捐出收入的10%,而他也陆续捐出了自己剩余的家产。
年逾古稀的他,足迹遍布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寻找需要帮助的孩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9年,他先后捐建了300多所学校,田家炳中小学逐渐成为国家级学校,累计捐资数十亿元。
1997年金融风暴袭击香港时,他的皮具生意损失惨重。但就在不久前,他承诺要捐款在内地建20所学校。
为了这个承诺,田家炳以5600万港元的低价卖掉了住了三十八年、价值超过1.2亿港元的别墅,兴建了二十所学校。
孩子们觉得对不起年迈的父亲,卖了不又得搬家,所以他们都劝他重新考虑。
他说,卖掉这套房子后,我可以再捐20所学校,这比我自己拥有一套房子有意义多了。
他和妻子住在租来的一套公寓里。
田家炳有一个捐赠的原则。每次捐款前,他都会提前打招呼。谁用大鱼大肉招待他,就会失去被捐助的资格。
外 出、住酒店时,他总是坚持自己带肥皂,理由是酒店里的肥皂用不完就浪费了。
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他只喝自己带的白开水,从来不喝,就为了省下一个汽水罐。
他捐了那么多学校,却从来不为自己着想,更别说要求什么回报了。
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他的名字写在他捐赠的项目上。
田家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迹精神,让更多的人一起做好事。
2018年7月10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奉献一生的田家炳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9岁。
1994年3月26日,国家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田家炳爷爷人虽走了,但灵魂是永恒的。向爷爷致敬。你是我们的榜样。